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重叠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育学诠释”学术工作坊简讯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变”中促“团结”谋“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性意义。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时代之问被我国学界所关注和探讨。鉴于体育所具有的跨越区域、语言、民族、阶层等边界的特性,以及在民族凝聚、国族认同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因此从体育学领域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便具有了从微观到宏观、“自下而上”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建构与实践推进意义。为此,《体育与科学》编辑部2022年12月14日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育学诠释”线上学术工作坊。


鉴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性、社会性、文化性,因此在本次学术工作坊中,杂志邀请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宇文利教授、清华大学体育部博士生导师乔凤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智慧教授做主旨发言,三位专家分别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对本次主题进行回归于本体的理论化、本土化、具体化探讨。在诸位学者跨学科的思维碰撞中,拓宽了从体育学领域解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域,推动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中国体育智库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体育与科学》杂志主编程志理编审作了简短的开场白发言:我们做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育学解释”学术工作坊,缘起的思路,是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基本精神中人民性与民族的关系而形成的学术方案。“民族”这个词,在欧洲和中华文明有不同的意义和尺度。我们说的“中华民族”,早就是一个高层次的文明概念,而不是生物学概念。例如中华民族中的成员“汉族”并不是欧洲人说的英格兰、日耳曼、法兰西、俄罗斯之类的部落、族群概念,而是一个由文化、文明联系在一起的超民族的概念。我们讨论中国特色的体育现代化建设,与“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是一次从体育运动作为民族国家构建的意义上讨论中国式现代化的诠释。


主旨报告环节

宇文利教授以《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结合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从中华体育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涵、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契合度,以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间的互动互促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宇文利在对中华体育精神从首次提出,到系统概括、内涵及核心的进一步明确等梳理中,结合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就体育及中华体育精神所提出的观点,对中华体育精神“是什么”以及“属于什么”进行了分析,认为“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属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公共性、社会性。其次,中华体育精神本质上是共同体意识的反映,是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体育运动和竞技事业当中的一种具体呈现和要求。中华体育精神具有凝聚性(体现了统一、团结和协作)、整体性(要求一致、一体化和共荣)、包容性(对内包容和谦让,对外独立)等。强调体育精神和共同体意识,就是在倡导一种在义利之争、是非之争、公私之争上,能够做到义在利先、是胜于非、公大于私。再次,由于体育运动不仅是提升个人体质、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的竞争与合作,所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了民族意识的共同性和公共性。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我们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体育公共事业,促进合作、沟通、交流,打破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利益的屏障,建构起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的健康机制和平台。


智慧教授体育的社会整合机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结合社会学、体育学等理论,从认知连接团体三个层面进行了探讨。首先,从认知层面,探讨体育文化的文明形态与理论认知逻辑。王智慧认为,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和社会阶层的镜象,不同场域空间中具有复杂性、差异性等特征,表征了不同共同体的团结、整体状态,同时具有用身体实践来彰显文化符号的记忆化和符号化特征虽然文化间存在排他性、边界性,但从认知角度这种排他性、边界性等并不会影响共同体建构正是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不同文化的交融人类整体的文化和现代性演进提供了动力因此,体育作为以身体实践表征文化的一种文明叙事,跨越族际交往力量的仪式展演与身体竞技中,以其作为文化意象的构成要素符合一体多元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布局,时代建构性以及团结力价值促进了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的族际互动。其次,从连接层面,探讨体育与共同体意识的交互机制。由于共同体意识本身便包含团结机制,具有同质性指向,同时社会在连接处因此要铸牢共同体意识便离不开对连接的思考。这种连接在不同阶层群体之间也在弱势群体的连接中。公平竞争场域空间体育整合了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连接个体群体和族际互动的连接,形成同质性的认知。鉴于体育是基于文化连接的情感交换活动是一种文化符号象征因此体育赛事中的冲突,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情感的推进既强化了共同情感,也唤醒了集体记忆除此之外,在以体育为主线铸牢共同体意识时,还要连接“异”宏观上指同根同源和“命运同体”微观上指“体育”等对族群记忆强化的一致性“异”宏观上指文化的“多元性”微观上指体育文化内容和形式上的分异一体(即“同”)多元(即“异”)始终是相互依存、相互构建的关系连接“异”,在相互依存相互构建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再次,从团结层面,探讨体育与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机理。共同体形成的先决条件认同。体育参与中的切身感促进个体的情感和群体之间的关联的同时提升了认同兼具仪式展演和文化符号象征双重属性的体育,在周期性赛事举办中,不但提供了一种共同体文化认同的适配机制,而且提供了一种文化动员和交互机制、一种团结的机制基于想象的共同体所提供的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体两面的,既有实体层面的也有意识形态层面的。以体育为载体所建构的“事件团结”,具有促进共同体团结由“想象”走向真实的作用。在体育促进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中,呈现了从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递进,其中文化共同体的自在与自觉意识是理论基础,社会共同体强化“命运同体”的共同意识是保障机制,体育文化构筑的族际连接与交流机制是心理基础。


乔凤杰教授以《回顾与思考:体育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与加固》为主题,结合自身从事武术的经验与研究,从传统体育文化展开探讨。在乔凤杰看来,“团结——和合——为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现。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志是此意识本身,既是大家共同面对的客观现实,也是每个个体的主观现实。在建构与加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就是不断地把“团结”“和合”“为一”的意识客体化,并内化为每个人的观念预设。乔凤杰通过八极拳、太极拳、少林武术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建构进行了回顾,分析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共同体意识。并以自身在研究中所发现的“武术的地域特色不亚于拳种特色”等现象进行了思考。他认为:第一,武术所具有的真挚情感、传统文化、具身认知(知行合一),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第二,武术的多样性、功能普适性、训练内向性,承载的传统文化精神等,使其能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三,在以体育加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可通过继续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价值、在其他运动项目植入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体育文化交流互动的情感建设与文化彰显、重视青少年尤其是幼儿体育的交流活动、建构中国体育人的共同体意识等实现。


学术交流部分


观众提问1:宇文利教授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的专家,我想结合自身感受提两个问题。因为我在学习生活中感觉思政教育和体育结合得很少,所以请问中华体育精神和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在哪里?如何将体育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当中?


宇文利:在思政课的建设中,我们推动大思政课,有一个叫课程思政。在体育教学中,虽然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科学训练、提高身体素质,但体育教育不止这一层面,其中其实还包括体育道德、体育伦理、体育精神等的培养。例如竞技比赛中对规则的遵守,如果服用兴奋剂则违背体育伦理道德等,便说明了体育教育中也包括道德、精神、伦理等内容,特别是培育人的品格、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在在实际教学中可能更多将体育课作为一门技能课或知识课,对学生道德层面挖掘得少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将课程思政更精细化,比较系统、完整、深层地挖掘与研究,探讨体育对人的品格、尊重秩序等的培养,同时在跨学科交流中提升。


观众提问2:听了王教授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来阐述共同体,我有一个想法,体育活动过程当中的身份认同是自我觉醒而形成的一种自我认同,而不是对他人社会身份的一种认同,或者从某个角度来讲,可能是对人们社会身份的一个忽略,在自我觉醒的过程当中实现了自我认同。也就是说在这个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短暂的碎片化的身份的构建。


王智慧:我谈到的主题是基于个体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展开的。从整体的秩序来看,对共同体的认同不是简单的个体认同的叠加。你所提及的个体形成的自我认同,是我讲到的认同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相较于过去在共同体研究中可能更多是宏大叙事研究,而对微观互动、自下而上的个体间互动、个体和秩序的互动等关注不足,以及很多时候忽略了对生物性身体的社会化进程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情景化表征的分析。有关身体研究的“回归”为体育社会学和身体社会学提供了很好的信号,就是关注生物性身体的社会化情境表征衍生的内容、关注微观反馈社会运行的状态。我从宏观秩序和微观个体参与切入,基于个体之间的联系,探讨了个体在社会情境下的一种反馈机制所产生的认同。共同体里也分大小共同体,大世界是由社会不同的小世界构成的,那么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共同体之中基于情感的认识和主体地位的建构,不断地切换自己在社会互动中的角色,整体来看,既体现出了对于复杂共同体理论的认知,也体现出个体在社会互动里诸如印象整式的状态。基于身体回归以后身体的符号化,例如在体育比赛中,以队伍、国家或民族区分,此时的生物性身体已经超越了身体的自我认同,实现一种身体在场后球迷之间的情感能量的连接,产生一种社会性认同的唤醒。


观众提问3:刚刚听了乔教授提到幼儿的初级社会化更容易完成。请问在体育教育中,对幼儿体育活动的教学,如何引导和干预幼儿的社会化?是培养意志品格、纪律意识或者哪个方面吗?


乔凤杰:我觉得体育课承载的东西比较多,比如身体健康、顽强意志等等都是需要的。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第一,我们的体育要有文化。如果有的话就发扬光大,如果没有就制度化;第二,关注学生和老师的情感交流,既不违背教学秩序,又产生情感交流;第三,实践,也就是教师设计好后,让学生练习和实践,让他不仅配合而且融合。我在这里只是提到幼儿阶段的文化的教化和情感的交流更容易完成,可以想办法让儿童将情感内化到自身。


观众提问4:请问程老师,您能否从运动行为叙事对体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题讲一讲。


程志理:我从2013年至今,一直在做体育学体认范式的学科建设,在学术实践中提出了运动行为志的行为叙事方法,我就从王智慧教授演讲时提到的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理念切入。罗尔斯基于伦理学研究中道德观念的“承认理论”,在认识论层面提出“重叠共识”,如果我们从行为叙事的方式讨论,也就是在本体论层面思考,就会形成另外一层的理解。曾经一位博士生跟我做了两年访问学者,研究的主题是一项家乡的民俗体育活动,叫“抢花炮”。我们在三江福禄乡的“花炮节”的田野调查中,形成了一个社会人类学的关键词“文化重叠共识”。我们依赖参与式观察和抢花炮行为人的口述史材料来作运动行为志的行为叙事分析。该村落由侗族、苗族、壮族,以及明清以来随着商贸漕运而定居于此地的汉族构成,每年农历三月三的“花炮节”是地域性的身体娱乐方式。此村落的人居是分散式的群居,苗族人在半山腰住吊脚楼,侗族人与汉族人住在流经村落的融水河边,壮族人住水对岸。各自生活与各自的聚落空间,他们彼此在语言、宗教、服饰、饮食等方面各个不同,具有各自文化上的认同。唯有在一年一度的抢花炮身体娱乐活动中,彼此间达成了带有情本体意义上的共识,这种共识便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后来我们又从“三江”溯源而上,从西江一直到珠江流域,在抢花炮的文化地理流变的考察中,发现了“抢花炮”这一身体娱乐方式并不是少数民族的原生态存在,而是在商贸漕运过程中文化传播的接受与认同。由此建构了“文化重叠共识”理念的运动行为志的行为叙事。




往期回顾 

预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育学诠释”学术工作坊

我们这十年——《体育与科学》与中国特色体育发展之路

“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体育强国建设”《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综述

新刊速览 |《体育与科学》2022年第6期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重叠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育学诠释”学术工作坊简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